郑家大屋约建于1881年,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,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。后来,郑家后人四散,该大屋长期没有进行整体维修及改建工程,但建筑物被完整地保存下来。政府于2001 年7 月接管该大屋,并开始按原貌进行维修工程。 郑家大屋,位于妈阁街侧,建筑范围约为 4,000 平方米,是一院落式大宅,建筑沿妈阁街方向纵深达120 多米,顺序布置了大门建筑、仆人房区建筑及主门楼后的两座并列的合院式建筑。 整体建筑均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,屋顶平面为连续的中式坡屋顶,建筑高度因房区性质不同而有所分别,仆人房区一般为一层高之硬山式建筑,局部为平屋顶;主房区建筑多为两层高,间中也有达三层者。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北方向的龙头左巷,为一两层高之宅门建筑,建筑长13 米,深7.9 米。它与主建筑群分离,宅门入口墙身自檐口往内凹,上层开有窗户、下层为入口大门,檐壁上有中式壁画,为典型传统中式风格,门廊内墙身上设有神龛,而天花则是西式泥塑图案装饰。门廊内有花岗石梯级过渡至地平稍低的主建筑群空间。与传统中国民居不同的是,主建筑群各房区之大门入口与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,它们都面向西北,且都在同一直线上,前面有既宽且长的通道,通道中段有另一门楼将主次建筑分开,前段为仆人房区及外花园,后面为主房区。 两房区之间以大内院相连。主房区主要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,建筑都作两进深三开间式,其间以水巷分隔,建筑外墙檐壁均有泥塑浮雕装饰,而墙基则由花岗石砌筑而成,建筑之入口,特别是两个主入口,都采用与宅门入口相同的处理手法,即自檐口往内凹,与外墙身不处在同一直线上,而为表示其重要性,门框更以花岗石作材料,其中最重要之建筑入口更作两重花岗石门框设计,建筑室内一般作传统中式设计,但厅堂之位置则有别于一般置于地面层的传统做法,它设在二楼,整个厅堂占据三开间一进深之空间,为一抬梁式木结构形式。建筑虽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,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之特色,中式建筑手法主要表现于屋顶、梁架结构、建筑材料、檐口、墙体之彩绘及泥塑浅浮雕、内院中多样的窗户,以及主入口自檐口往内凹的处理手法,还有趟拢门等;而西方或外国影响的则印证于一些室内天花的处理、门楣窗楣的式样、檐口线,以及外墙之抹灰等。 地址:澳门龙头左巷10号(阿婆井前地对面)
开放时间: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免费入场(下午5时30分停止进入参观,逢星期三休馆,公众假期除外) 注:星期六及日设有粤语导赏服务(特定时段,需网上预约)
交通路线:18, 28B |